内蒙古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五家户中心学校

>学校首页>学生天地>国旗下的讲话>内容详情

稻花香里忆起您——袁隆平

发布时间: 2021-05-25 14:59 发布单位: 大队部 浏览量: 661 【公开】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特别想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是学霸,自称“90后”;他像一位农民伯伯,却是著名的科学家,被人们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还和习总书记说过“悄悄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是的,他就是无数百姓热爱、5月22日沉痛送别的当代神农——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为什么袁隆平令人们如此尊敬、如此思念?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吧。

    袁隆平小时候在家里排行第二,大家叫他“二毛”。二毛学习成绩非常好,还会游泳、拉小提琴,他可是妥妥的“学霸”。有一年秋天,妈妈带他到汉口郊区一个果园去玩。哇,那里有粉色的桃子、绿色的葡萄,还有那个年代不多见的西红柿……他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而且忍不住想,花儿为什么春天开?果实为什么秋天才好吃?对植物的兴趣,就像一粒种子,在二毛的心里生了根。

    年轻时生活在20世纪的袁隆平经历了饥饿、贫穷的生活,他上大学时坚决地选择了学农并立下誓言:“我要用农业科学技术,让所有的人不再饥饿。”

    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想像袁隆平那样从小立志“让所有的人不再挨饿”并为之奋斗一生呢?

   习总书记在第七次全国少代会上寄语少先队员:“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牢记习爷爷的话,你们从现在起就要培养兴趣,发展志趣,学习立志!可是,如何把自己的志向变成现实呢?袁隆平早就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来到湖南西部的安江农校。在这里,他经常想起少年时母亲教他背诵的一句古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同学们,你们明白这句古文是什么意思吗?就是要为天下人的幸福出力、出汗,才有快乐。袁隆平想要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想,要让人们不再饥饿,就需要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更多的粮食。怎么才能让粮食产量更高?只有不断试验。于是,他在成千上百次的试验后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竟结了近200粒谷子,数量高出一般水稻很多。这让他的眼睛一亮,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能培育出杂交水稻,就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尽管当时好多人都认定水稻杂交不行,可袁隆平偏要挑战不可能。他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为寻找种子,他头顶烈日,脚踩烂泥,拿着放大镜在稻田间一株一株地仔细观察,一遍又一遍种植、试验、改良。他曾为了看住苗,把种子绑在身上,用体温催芽。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他的这个成果震惊世界,人们把这种神奇的水稻,称作“东方魔稻”。

   20世纪90年代曾有美国专家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隆平为此拍案而起:“高科技养活中国人,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他认为,科学创新永无止境,常是跳过了一个高度又有一个新高度在等你。为此,他领衔的科研团队不断刷新亩产产量,700、800、900、1000、1100,据2020的最新数据显示,杂交三代两季总和亩产量1500公斤。对于世界重要的粮食问题,袁隆平团队给出了中国人的答案!

  同学们,袁隆平一辈子把人民的粮食问题放在心上。让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与少先队员五指并拢高举头上所表示的队礼精神意思是一样的。遗憾的是,袁隆平的故事定格在了2021年5月22日,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我相信队员们会记得袁隆平的梦想,铭记他的付出,好好吃饭,坚决不浪费一粒粮食!会立志以袁隆平为榜样,不断进取、勇于探索,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从现在起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全面准备,长大去实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梦。

同学们,稻花香里,你们会想起袁隆平吗?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 帮助中心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  
备案信息代码:蒙ICP备202100127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